2011年8月,整个集团公司开展了关于“执行力”的培训,华之杰公司的所有人员都参加了培训,我有幸身在其中,也很认真的听取了余世维教授讲解了关于“执行力”的利弊,举列了各大公司CEO对执行力的理解和带来的效益,作为我个人,受益匪浅,感触甚多,最多的莫过于让我明白要做一个负责人且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和有执行力的人对公司的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我说说我个人听完之后对“执行力”的感触,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工作态度 “执行力”的定义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最简单的解释,但是这最简单的执行力,却有很多个人、团队执行不下去,我认为主要还是一个对工作态度的问题,我们有些人在做工作的时候往往“找借口、抱怨、不服从、没有行动力等”一切都是空谈。 借口:它的背后就是逃避责任。当你找到了借口的时候,就很成功的把责任转嫁给了别人,从表面上看来好像你很聪明,实际上真正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抱怨:私下抱怨是一种习惯。很多习惯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改变,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你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不服从:在公司里每一个员工必须先要服从上级的安排,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很好的服从上级的指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就可能会产生障碍,反之,如果听话照做,团队就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所以,做为一名员工就必须暂时放弃个人的独立自主,应全心全意去遵循公司的价值观念。打个比方:“员工就是子弹,公司就是枪,枪的扳机由领导来扣动。所以领导指到哪里,我们就应该打到哪里。” 行动力:没有行动,一切皆空谈!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有了想法没有行动,有了行动看不到预期的结果,这就是一些执行力较弱的表现,执行力是公司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一个公司明确了目标之后,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 第二、关于“回报”而不是“汇报” 回报和汇报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能混用,有时候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回报和汇报都是报告,但内容上是有区别的。什么是回报?讲到回报很多人以为是报答的意思,其实不是,所谓回报,就是回头报告的意思,就是公司领导对员工有要求,员工要对领导有反馈。而汇报,是领导对员工有一个汇总说明的要求。回报不是单向的,不是单行道,而是双向的。所以领导对员工一旦有要求,员工必须对领导要不断的回报。这样可以让领导放心你现在在做什么,万一有差错,来得及修正。 第三、工作的拆解细化及汇总 余世维教授在上课时讲到,缺少良好的方法,不会将工作分解汇总,导致“执行力”差,从而给公司带来损失,其实工作拆解细化及汇总就是把一个工作任务,按一定的原则进行拆解并进行分工合作,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然后再把分到每个人的工作进行汇总。我们初中时就学过一篇文章,让我记忆深刻,《统筹方法 华罗庚》大体的内容就是举例说烧开水的小事情,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一: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二: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三: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这是小事,可以引出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我们现在的工作环节太多,在具体操作中,还有其它方面的许多事 ,通过这种方法,通力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把工作做到尽可能的完美。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更加的了解到在平时工作中的缺陷,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及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去,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踏实履行职责,为公司完成年度目标而奋斗。 华之杰采购供应部经理助理 钱新强
|